在課程方面,台中市東興國小一、二年級的課程為例,除禮拜二因有主要必修課程必須上課到三點外,其餘時間只至中午為止;而高年級生禮拜三則是只上到中午,這種彈性的作法,除可減低學生就學的壓力外,還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行安排。 在學術方面相當紮實無須再補習,也是有別於以往的;像是國語、數學、自然、社會課程方面,學生們利用課本、習作、自習、評量等等提供學生一系列統一充分的自學教材。除了這樣的基礎科學的必修課程外,老師有時還會補充時事、成語、文章等教學內容;為因應國際化的需求,學校也安排了英語課程,讓小學生能從小培養國際觀與第二語文的能力;再者因現代家庭多半以普通話來溝通,因此大多數的學童都不懂自己的母語,為避免台灣本土語文被時代演進所淘汰,學校亦安排了本土文的閩南語教學,讓學童能不忘自己的根本。當然21世紀是數位化的時代,操作電腦不論是將來在工作職場或是日常生活中都是必備的能力,學校所安排的電腦課程,讓學童能在快樂的練習中學會電腦軟體。舉例來說,老師可能會出一個幫自己相片裝飾的作業給學童,讓學生在玩樂中學會使用各種的繪圖軟體。再者,在中年級部分,老師會教導同學們如何製作影像魔法秀以及企鵝動畫之電腦課程,讓學童能在快樂及有趣的課程當中學習如何使用photoimpact以及影像動畫相關軟體,實則一舉數得。而在東興國小網頁中,也已開放了線上電腦作品投稿,不難發現學生驚人、極具創意的作品,學校方面也希望學童能踴躍投稿,作品優良者及投稿次數最多者,於學期末,由學校頒發獎狀,鼓勵本校學生利用資訊科技及網際網路創造多元學習環境,豐富學習內涵。 然而學校的課程安排、教學資源,卓實非常紮實緊湊,另外本校的老師也非常的用心,例如負責自然生活科技、數學領域、藝術與人文、生活領域的老師們也非常細心且有創意的在東興國小網路上自製媒體提供最充實的學習課程,啟發多元智慧,發揮學童潛能,讓孩子在各學科均能有所成就。 且校內校外的學習資源也非常的豐富。例如:學校舉辦各式各樣的校內校外之比賽,而本校之學生也在籃球隊、網路競賽、手球、兒童樂隊、語文比賽等等有非常卓越的佳績。 另外,學校也常常公佈教育局或環保局與科博館等合辦的活動,好好運用社會資源造就下ㄧ代。像科博館,館內豐富多元設施,會定期舉辦一些導覽解說等等活動,針對不同屬性觀眾以及學生的需求,設計多樣性的教育活動,以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方式,提供有關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科博館除了導覽解說、科學演示、動手做、劇場教室等常態性的活動之外,還有研習活動、野外體驗活動、演講等等,學校運用有利資源,讓小朋友們選擇適合規劃以及教學技巧提升小孩子對大自然興趣。在學校的介紹安排之下,進而提升孩童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另外一方面國民小學平時著重內勤內務,在每天接近放學的時間讓小學生練習基本的打掃工作,藉此訓練自理能力,同學們有的掃廁所,有的掃樹葉、撿垃圾,有的擦玻璃,好不熱鬧阿!此內務訓練不僅建立學生之責任心 並使全校學生能學習互相尊重、互相關心的態度。 結語 我們希望藉由這兩所學校之介紹、比較,讓大家來了解東西方教育者對於兒童教育課程的狀態,以及省思對台灣教育課程改革之啟示。而東西方有著如此不同的教育觀,特別是東方父母重視學科成績,講究團體紀律及身心磨練的特質可以培養出吃苦耐勞的下ㄧ代;而西方父母鼓勵自主獨立與從生活中著眼的學習態度,發展多元及創造力,讓社會注入新活力與不斷進步不斷成長,都各有他們的優缺點以及特色。在多元化的社會裡,課程的安排可因應環境時事變化而有所改變,把時事或是最新的資訊融入教學,是現今新制教學的創舉,值得鼓勵。教育是百年大計,孩童是一張純淨的白紙,需要大人們細心的呵護,方能繪出一片無限可能藍圖,這不僅是學校的責任,而是生為為人父母與每位教育者共同承擔的甜蜜負荷。 本文之參考資料如下: 1. MORRISONIAN2004 、2005 、2006 、2007全校紀念特刊 2. 馬禮遜美國學校網站 3. 東興國小網站 4. 教育部及立法院教育大綱公告
|